不知不覺,今年又過了一半,是時候想想家品設計的大方向,回顧08-09年的家品市場發展,同時為2010年的家品趨勢把把脈。 近期看了一頁文章都幾有意思,標題是 "設計為誰忙?"
從設計的角度來看,08年可分為兩部分,以北京 奧運 為分水嶺。前半年,設計師們也趁奧運熱潮,推出很多『誇張』的產品。誇張,除了指外形和概念,還有產品的售價,簡直可以用『crazy』來形容。因着環境氣氛而變得不理智的,還有消費者,否則不會出現excessive producing的情况。至奧運閉幕後,設計師們也感受到經濟下滑,因此擱置不少計劃,令業界的氣氛徹底改變。」對於designer furniture的熱潮,預計今年會因經濟差,設計界將進入冷靜期。對於產品的要求,「工藝」將會重新受到重視,而家品設計師的主要工作,是重新思考設計的意義,設計出實用的「家居必需品」,好讓人在困難環境下,仍能在家中享受生活上的舒適和樂趣。
其實,設計的宗旨,本應是改善人的生活。當中包括行為和思想,就是為客人提供一種new way of thinking。可是,似乎很多產品,在人眼中只是名師的signature item,它帶出的生活概念,沒太多人深究。問題可能在於堅持理想設計宗旨的人,實在愈來愈少。「這幾年歐洲有很多新進、有潛質的設計師,但不幸地,很多人也被Marcel Wanders、Studio Lab等設計名師影響,把設計概念和產品外形凌駕於一切,忽略了工藝。他們實在應鍛煉好基本功,畢竟設計這條路實在很漫長。」Nils點出了問題的核心,當設計師只為建立和保持名氣,而不斷製造產品,這就完全失去設計的意義。所衍生的,還有一連串關於環保的問題。
Philippe Starck帶頭「環保」去年5月,設計大師Philippe Starck突然向德國 傳媒高調「懺悔」,說自己過往設計了太多「無謂」的產品,決定以後以eco-design為主,做個「良心設計師」。雖然,很多人也質疑他的決心,亦批評「環保家具」的製作過程,其實一點也不環保,但他的決定也得到小部分人支持,姑勿論Philippe Starck能否履行承諾,但他的出發點始終是好的。以他今時今日的地位,對於後起之輩,實在起了很好的帶頭作用。環保和設計,本就存在不少矛盾,但愈困難的情况下,愈能湧出創新的點子,現在正是考驗設計師創意的時候」。
那末,「綠色家品」將會是今年重要的design trend嗎?「家品,其實不能與時裝混為一談。家品的life span應該是5至10年,不是以一年或一季來計算,所以與其說是trend,不如叫movement來得貼切。」
是trend還是movement,只在乎大家用什麼角度去看。同樣,今年的經濟環境,對於設計界是危是機,也視乎設計師是否懂得把握,好好反省設計的真正意義。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,也應該好好想一想,究竟我們買designer furniture,是因為那一時的「明星效應」,抑或它真正的實用功能和美學價值呢?
1 則留言:
「綠色家品」和「一般家品」有分別嗎?
發佈留言